浙江公务员

首页 > 浙江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民事行为能力

温州中公教育 2015-02-13 15:23:53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15年温州公考交流群: 175822197

2015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行测答题技巧汇总

温州公务员考试网提醒你关 注关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行测答题技巧

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从字面上是很难理解的,在法条上讲的是法人或者自然人独自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对于这个概念在考试中主要考察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而行为能力是很难理解的。但我们可以用另外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表述这个概念,可以定义为“一个人独自能干什么的资格”,这样表述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了。一个人独自干什么的能力受什么影响呢?其实是很容易想到的,当然是受一个人的年龄和治理状况影响的。

那么一个人的年龄和治理状况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能力的呢?当一个人不满十岁或者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状况下,这时候当事人不能够以自己独立的行为做任何事情,当然如果是纯获益的行为,可以生效。因为纯获益的行为不会使他受到任何损失,我们将这种人称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这种情况下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就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行使。当一个人的年龄在十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从事与其智力相当的部分行为,我们将这种人称之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的超越其智力的行为则是要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才可以。当一个人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上并且智力良好,我们称之为“完全民事行为人”,这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行为从事任何民事行为,并且自己独自承担责任。当然,人的一生有一个插曲,当一个人的年龄在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并且自己从事劳动有自己的生活来源的,我们称之为“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上述区分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的目的在于确定一个人在一定情况下从事行为的效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了纯获益的行为是无效的,限制行为能力从事超越其智力状况的则效力待定,最终行为的效力由其法定代理人确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从事的任何行为都是有效的。

要使法律知识在短时间取得提高,中公教育建议大家可以从两面着手:一是用生活中的观念和理论去理解晦涩的法条;另一方面就是理解法条背后的含义,即法理。这是快速学习法律的两条捷径和方法,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相关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阅读资料: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片段阅读之选项辨析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字推理速解最实用方法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知识储备:类比推理知识点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朴素逻辑并不“朴素”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高频考点之容斥问题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秒杀之行程问题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之秒杀之整除思想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之多次相遇问题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之方程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储备:常识热点汇总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二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一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浙江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